凯发游戏-凯发天生赢家>实用范文>

登幽州台歌陈子昂【精选5篇】-凯发游戏

发布时间

三人行,必有我师也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本文是白话文编辑给家人们找到的登幽州台歌陈子昂【精选5篇】,欢迎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篇一

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,市领导、王鸿举、陈光国、邢元敏等和40个区县的党政一把手,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歌联欢会。

用红歌抒发内心的激情,祝福祖国母亲60华诞

晚上7点50分,联欢会尚未正式开始,会场内的气氛已很热烈。在钢琴、手风琴伴奏下,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》、《东方红》、《歌唱祖国》等歌声,此起彼伏。

“60周年庆典过去一周了,大家心中仍然激情澎湃。今晚我们欢聚一堂唱红歌,祝福母亲60华诞,祝愿祖国繁荣昌盛。”还告诉大家,“原计划由市委、市政府组织活动,光国主任、元席也毛遂自荐,四大班子就一起来了。”大家鼓掌欢笑起来。

书记当起了红歌会的主持人:“主城九区的书记、区长先唱一首!”18位书记、区长齐刷刷上台,简单商量一下,唱起了《团结就是力量》,大家一边唱,一边有力地挥动着拳头。“渝东南”书记、县长紧接着上台,一首《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》还不尽兴,又打起欢快的节拍,合唱土家族民歌《黄杨扁担》,黔江区委书记洪天云、秀山县委书记张泽洲身体壮,“音箱”大,唱得格外卖力。“库区人民”也不甘示弱,书记、县长一曲《中国,中国,鲜红的太阳永不落》激情四射,赢来阵阵掌声。“一圈”其他区县的书记、县长结成一个组合,唱着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》:“雄赳赳,气昂昂,跨过鸭绿江……”

“革命人永远是年轻”――“老同志”有朝气,青年人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

“区县同志唱得很带劲儿,干事创业就要有这个精神头儿!”又点将:“55岁以上的同志,和我一起上台唱一个!”人数不多,全场一片笑声。幽默地说:“‘老同志’少了,再扩大一下阵容,53岁以上的同志都上来!”近20位同志加入队伍。提议合唱《革命人永远是年轻》:“革命人永远是年轻,它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,它不怕风吹雨打,它不怕天寒地冻,它不摇也不动,永远挺立在山岭。”歌声充满活力,让人回到了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。

“我们再唱一首《世界是你们的》,送给在座的年轻人!”说,“要让年轻同志看看我们‘老同志’的朝气和活力!说,世界是你们的,也是我们的,但是归根结底是你)www.baihuawen.cn(们的。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,正在兴旺时期,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,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。”台下一片掌声。唱完一曲,意犹未尽,又建议:“我们这些‘老同志’,人老心不老,让我们新老同志一起,再唱一首《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》!”台上台下一起打着拍子高唱起来:“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,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,爱祖国,爱人民……”

“纵然是凄风苦雨,我也不会离你而去。当世界向你微笑,我就在你的泪光里”

几首歌唱完,联欢会变成了“拉歌会”。邢元敏带领女同志合唱《南泥湾》、《洪湖水,浪打浪》,唱得很有韵味。、王鸿举、张轩和40个区县委书记组成了“书记队”,说:“书记都要当好党的兵、人民的兵,我们要唱《我是一个兵》。”区县长们在王鸿举、黄奇帆、马正其带领下,组成了“行政主官队”,登台演唱了《中国人民军歌》,鸿举市长起头唱到:“向前,向前,向前……”一直没有登台的市委部门的同志也按捺不住,在何事忠、徐敬业、范照兵、陈存根的带领下,合唱起《共产党人好比种子》:“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,人民好比土地。我们到了一个地方,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,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……”

拉歌告一段落,大家又齐唱《我和我的祖国》。“这首歌是大家共同的心声,我们把它献给亲爱的祖国,祝福共和国60岁生日!”还向大家推荐,“《共和国之恋》有两句词写得特别好,每次唱起来都令人动容,‘纵然是凄风苦雨,我也不会离你而去,当世界向你微笑,我就在你的泪光里’!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和祖国息息相关,祖国的美好未来靠大家共同创造。重庆是西南重镇,我们一定不辜负中央的期望,把重庆建设好,把中央的各项政策落实好。”

希望重庆多出一些焦裕禄、王进喜式的领导干部

红歌会间歇,和区县领导聊起了工作。他说,我们党历来重视区县工作,当年中央召开“七千人大会”,特意提出请全国的县委书记参加。去年,市委提出了“五个重庆”建设,各个区县工作抓得很紧,推进很快,以“森林重庆”建设为例,市、区(县)两级一年干了几年的活儿。各个区县都动了不少心思,下了大力气,组织千军万马上山种树。重庆的发展变化凝聚着区县同志的智慧和汗水。希望大家提振精气神,再鼓一把劲,让工作再上新台阶,不辜负全市人民的厚望!

红歌会上,区县的党政一把手还得到了两份特别的礼物。一份是薄书记从北京带回的国庆60周年庆典首日封,由、王鸿举、陈光国、邢元敏签名后送给大家,作为祖国生日的纪念。另一份是市委、市政府定制,由重庆雕塑家制作的焦裕禄和王进喜的小铜像,还配了一本两个人的感人故事。

说:“焦裕禄是领导干部的楷模,人民的好公仆,县委书记的好榜样,他忍着剧烈的肝痛,带领群众苦干,直到以身殉职。希望县委书记都以焦裕禄为榜样,兢兢业业,鞠躬尽瘁,永远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。‘铁人’王进喜有句著名的话,‘宁肯少活20年,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’,在冰天雪地中,他带头跳进泥浆池,用身体当‘搅拌机’,可谓是和平年代的、。区县长们要像‘铁人’一样,不怕吃苦,不怕牺牲,关键时刻冲得上去,成为群众信服的干部。希望咱重庆多出一些焦裕禄、王进喜式的领导干部!”

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篇二

关键词:意象;登高;抒怀

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登高的情结,荀子说:“不登高山,不知天之高也;不临深谷,不知地之厚也;不闻先王之遗言,不知学问之大也。”为什么登高望远能引发诗人的诗情呢?所谓“观山则情满于山,临海则意溢于海”,古人是这样解释的:“登高临深,远见之乐,台榭不如丘山所见高也;平原广望,博观之乐,沼池不如川泽所见博也。”[1]

将登高与文学联系起来,始于孔子。“孔子游于景山之上,子路子贡颜渊从。孔子曰:‘君子登高必赋,小子愿者何?’”[2]从此,登临这一意象就在诗歌中多了起来,登高诗也成为诗歌一个很大的门类。“登高”大约可以分为登山、登楼、登台、登阁等几类,所传达的思想情感多为以下几种:

一、登高以抒发慷慨激昂的博怀

“魏武御军三十余年,手不舍书。昼则讲武策,夜则思经传。登高必赋,及造新诗,被之管弦,皆成乐章。”[3]《观沧海》,表现的正是诗人经时济世、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。

杜甫对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的向往,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。同时,这两句诗还有更进一步的象征意义,表现诗人不怕困难、敢于攀登绝顶、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,成为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,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,成为人们都喜欢登临高山征服自然的原因。

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”王之涣《登鹳雀楼》则表现积极进取的阔大意境。寥寥数语,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,气魄雄浑,放眼宇宙之无限,寓寄哲理之深沉。“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”,被作为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铭,遗芳千古。

二、寄寓离乱之悲和忧国之思

《易传》有云,“登高远望,使人心瘁。”沈约《临高台》中说:“高台不可望,望远使人愁”,何逊《拟古》中云:“青山不可上,一上一愁怅。”范仲淹《苏幕遮》中云:“明月楼高休独倚,酒入愁肠,化作相思泪。”为什么会这样?孔子早已给出了答案,“登高望下,使人心悲。”[4]但凡内心有所郁结,或怀国,或思乡,或念人,或叹老,登高望远,正好勾起胸中郁气,借机倾吐,暂时释怀。落日楼头,断鸿声里,多少江南游子靠遍了栏杆。萧萧秋风,迢迢江水,多少骚人迁客充满了无奈。

“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。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下!”[5]陈子昂这首短诗,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、寂寞无聊的情绪,语言苍劲奔放,富有感染力,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。“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。”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。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,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,自己真是生不逢时;当登台远眺时,只见茫茫宇宙,天长地久,不禁感到孤单寂寞,悲从中来,怆然流泪了。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,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。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,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。

“少年不识愁滋味,爱上层楼。爱上层楼,为赋新词强说愁。而今识尽愁滋味,欲说还休。欲说还休,却道天凉好个秋。”[6]少年时代,不知何为“愁”,为了效仿前代作家,抒发一点所谓“愁情”,他是“爱上层楼”,无愁找愁。这说明,古人每当有愁绪的时候,往往要登高发泄。词的下片,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。作者随着年岁的增长,处世阅历渐深,对于这个“愁”字有了真切的体验。他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,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,共建恢复大业。谁知,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,挥之即去,他不仅报国无门,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,“一腔忠愤,无处发泄”,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。

三、朋友酬唱

古代交通信息不发达,登高正好送别和怀念亲友。远离故土飘泊在外,自然思念家乡。“不知何处吹芦管,一夜征人尽望乡”,“不用凭栏苦回首,故乡七十五长亭”,“不忍登高临远,望故乡渺邈,归思难收。”[7]

“北山白云里,隐者自怡悦。相望始登高,心随雁飞灭。”[8]

“相望”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。由思念而“登万山”远望,望而不见友人,但见北雁南飞。诗人的心啊,似乎也随鸿雁飞去,消逝在遥远的天际。雁也看不见了,而又近黄昏时分,心头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。

四、表现男女相思

因为距离上的遥远,所以要登高;因为登高不见,所以更能体现二人情感上的近。这样,登高这一意象就成为男女相思的特设环境,也是作者表现这一主题强有力的道具。有的是对远去情人的思恋;有的是对一段销魂往事的追忆;还有的是借男女相思来抒发所思不得的失意,即理想受挫、功名无就的苦衷。

“候馆梅残,溪桥柳细,草熏风暖摇征辔。离愁渐远渐无穷,迢迢不断如春水。寸寸柔肠,盈盈粉泪,楼高莫近危栏倚。平芜尽处是春山,行人更在春山外。”[9]

作者借助登楼的意象,写闺中对陌上游子的深切思念:一位衣宽体瘦的女子独倚危栏,凝视远方的双眸,注满了脉脉的眼泪,缠绵深切的思绪,紧锁在眉间,又深埋在心里。这一凄苦的形象深深地触动了读者,更深深地刺痛了诗中的行人,赶紧一句劝慰,“楼高莫近危阑倚”,体现了深情的体贴和关怀。也是思妇既希望登高眺望游子踪影又明知徒然的内心挣扎。

最后两句不但写出了楼头思妇凝目远望、神驰天外的情景,而且透出了她的一往情深,正越过春山的阻隔,一直伴随着渐行

渐远的征人飞向天涯。行者不仅想象到居者登高怀远,而且深入到对方的心灵对自己的追踪。如此,情意深长而又哀婉欲绝。

参考文献:

[1]《韩诗外传》卷五。 [2]《韩诗外传》卷七。

[3]萧绎《金楼子・兴王》. [4]《孔子家语・致思》.

[5]陈子昂《登幽州台歌》.

[6]辛弃疾《奴儿・书博山道中壁》.

[7]柳永《八声甘州》.

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篇三

《登幽州台歌》是诗人陈子昂杰出的代表作,全诗曰:“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。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下!”这首诗正是他随武攸宜出征时受到排挤所写。陈子昂独对幽州台,苍凉长啸,一吐心郁――自己从前未曾识见圣贤之君,后世亦不能遇到贤明之主了。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,深感人生之短暂,而今独自凭吊,不由涕泪纵横凄恻悲愁!

当陈子昂登临幽州台那一刻,心中久久被压抑的情感汹涌而出。俯仰今古,瞻望未来,一种生不逢时、理想无法实现的痛苦和悲哀,奔溢胸外,泪湿衣襟。追思千年前燕昭王曾在这里(今北京市西南)建幽州台,置金于台上,延请天下奇士,招乐毅等贤能之士兴国定邦的幕幕史实,不禁悲叹自己无知音相遇。陈子昂面对着无边无际的苍天、空旷无际的四野,喊出心中抱负难施的寂寞,深深悲叹自己被不幸埋没的怨忿。

“独怆然而涕下”表达了他侠气铮铮、英雄难酬壮志的呐喊。特别是当他面对悠悠沧桑,其对时空流转而人生瞬息而过的悲叹情结,铸造了一个永恒千古的怆泪绝响,可谓齐梁以来两百多年间没有听到过的洪钟巨音!

诗中,陈子昂运用长短不齐的句法,苍劲奔放的语言,抑扬变化的音节,慷慨悲凉的调子,把寂寞苦闷的情怀晾晒给读者,使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产生心灵上的共鸣,增添了心心相通的艺术感染力。诗中的“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”一句其实并非陈子昂首创,而是对晋宋间已有熟语的沿用。陈子昂却能把此句写进诗里,与“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下”相联袂,可谓言简而意远,诗歌的内涵得到了质的扩展。“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”这一句熟语,也因篇佳而名,成为千古绝唱。

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篇四

陈子昂

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。

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下。

陈子昂的这首《登幽州台歌》,虽短短22个字,却字字珠玑,透出了人生许多感悟和哲理,可谓千古绝唱!历来不知有多少人为之感叹,他们或从艺术魅力去研究,或从时空概念去研究,更多的是从其政治遭遇去研究,然而总给人言之未尽的感觉。其实当时陈子昂写这首诗,并不仅仅是单一的因素,而是多重感叹的百感交集和愁肠满腹的复杂心情交汇而成。

一、创作背景

陈子昂,24岁中进士,29岁时曾向武则天上谏《答制问事八条》,主张减轻刑罚、任用贤才、劝功赏勇、减轻徭役等,但因“言多直切”不讨武则天喜欢而被罢职。几年后,又因 “逆党”事被牵连下狱。695年出狱后,在洛阳任右拾遗。次年,契丹李尽忠、孙万荣等攻陷营州。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军征讨,陈子昂任参谋,然武攸宜为人轻率,少谋略,屡战屡败。陈子昂多次向武攸宜进言均不被纳,又主动请为前锋,武攸宜不但不听,反而将其降为军曹。诗人接连受挫,满腔悲愤,一天登上幽州台,想到燕昭王礼贤下士的故事,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。

此外,诗人反对齐梁之风、恢复“汉魏风骨”的文学主张,在当时也很少有人响应。当时占文坛统治地位的是“沈宋”以及“文章四友”,他们绝大多数诗篇都是奉和应诏之作,这些作品远离人民,对国家和社会状况极少关心,甚至漠不关心。诗人大声疾呼、力主革新,而应者寥寥,此时登上幽州台,心境不免孤独悲凉,愁肠郁结,感叹万分。

二、多重感慨

1.第一重感慨――怀才不遇、报国无门的失意感

诗人登上幽州台,想到自己的前途暗淡无光、国家的命运岌岌可危,感叹世道沧桑,心中悲痛万分,以歌当哭:过去的明主早已逝去,只留下一些历史陈迹和佳话供人凭吊追忆。即使今后再有那样的英豪出现,自己也赶不上和他们见面。天地依旧是原来的天地,它们的生命多么悠久!相比之下,人的一生太短暂了!自己的雄心壮志来不及实现,雄才大略来不及施展,就将匆匆离开人世。想到这里,怎么能不怆然涕下?

2.第二重感慨――知音难觅、独立苍穹的孤悲感

诗人在文坛上的革新运动,无论愤慨也好,大声疾呼也罢,然而与其响应者寥寥无几。“独怆然而涕下”,一个“独”字妙不可言,刹那间万籁俱寂,百川滞流,只有诗人独自饮泣。此时“初唐四杰”早已辞世,而王维、李白、杜甫等巨擘还不曾出生,这种“两间余一卒,荷戟独彷徨”的滋味,怎么能不使他感到异常孤独?同时,又想到“沈宋”和“文章四友”的淫艳颓靡文风、应制取宠媚态,一种突兀的孤寂感如同暴风骤雨,瞬间将诗人置于空旷无依的悠悠苍穹之中。

3.第三重感慨――岁月无情、时不我待的忧生感

纵观中国历史,像诗人这种刚直不阿、率真坦诚、忧国忧民的文人,又何尝不是如此呢?诗人与武周王朝的隔阂,在仕途上的失意惆怅,在文坛上的孤掌难鸣,使他逐渐感叹时光之悠悠流逝、生命之短暂无奈。“前不见古人”,不是前无古人,而是“我”不能见到古人,古人也不可能见到“我”;“后不见来者”,也不是后无来者,而是 “我”等不及见到后人,后人也不可能见到“我”。能见到“我”的和“我”所能见到的,只是这个时代;而偏偏在这个时代,既没有过去那样的英雄,亦没有将来的俊杰。人生苦短,过客匆匆,岁月无情,时不我待!

4.第四重感慨――物我一体、超越有限的时空感

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篇五

与“独”字意思一样的是“孤”字,二者往往合起来称“孤独”。

考究“孤独”一词,我们会发现它们历史悠久,而且经常合用。许慎的《说文解字》释曰:“孤,无父也。”段玉裁注:“孟子曰:‘幼而无父曰孤。’引申之,凡单独皆曰孤。”独,孤单之义。《说文解字》云:“羊为群,犬为独也。”段玉裁注:“犬好斗,好斗则独而不群。”《字汇》解:“独,单也。”《诗经?小雅?正月》:“念我独兮,忧心殷殷。”邓玄笺:“此贤者独特自伤也。”其实,“孤独”是同义复合词,皆为单独,孤单,孤立无援之义,所以《广雅释诂三》曰:“孤,独也。”可见古人心目中的“孤独”是一种由各种情感积郁而成,带有恒久性的心境状态。应该说孤独就是来自于人类最为深刻的无助感。由于文人天生敏感,所以对这种孤独感体会得尤为深刻。

英国湖畔诗人华兹华斯说:“一切好诗都是诗人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。”诗人是最讲究自我感情抒发的,所以,中国历代文人墨客都“独”字都情有独钟,他们用“独”字抒发各种情怀。

“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。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下。”

――陈子昂《登幽州台歌》

陈子昂独自一人登上幽州台,禁不住陷入历史的遐想与现实的沉思。遐想与沉思之余,挥笔写下了千古绝唱《登幽州台歌》:“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。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下。”

在天地苍茫之中,诗人独自一人,禁不住感到天地的渺远,人生的短暂。在短暂的人生中,自己是多么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啊!可是燕昭王何在?想到这里,诗人禁不住悲从中来,泪零如雨。可以说是巨大的反差刺激着他敏感的神经,使他黯然泪下,吟出了千古绝唱《登幽州台歌》的。这里的“独”显出一种世无知音的悲愤与遗憾。

认真阅读这首诗,用心体会这首诗,我们会感到空间的博大,孤独的博大,悟到“独”字之妙之深之切,宇宙之无我,天地之大我,人生之小我。

“千山鸟飞绝,万径人踪灭。孤舟蓑笠翁,独钓寒江雪。”

――柳宗元《江雪》

独钓寒江的蓑笠翁,那不正是诗人柳宗元的写照吗?革新失败,自己被贬,远离朝廷,昔日的友人隔绝了音信,这是真正的孤独。但这孤独不是消沉,更不是屈服,而是一种无奈的抗争。

这首《江雪》与其另作《渔翁》,都以渔翁“自寓”,反映了柳宗元在长期流放过程中交替出现的两种心境。他有时不甘屈服,力图有所作为;有时又悲观愤懑,寻求精神上的解脱。《渔翁》中的渔翁,超尘绝俗,悠然自得,正是后一心境的外化。《江雪》中的渔翁,特立独行,凌寒傲雪,独钓于众人不钓之时,正是前一种心情的写照。

“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”

――王维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

王维是早熟的诗人,“年未弱冠,文章得名”。这首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是他十七岁作的,立即成为脍炙人口的名作, 广泛为人们传诵。作这首诗时,他初次离开了家乡,诗中表达了他思念亲人的深情。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。“独在异乡”,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,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,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。“异客”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。用“独”和两个“异”字组在一句诗里,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。第二句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,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,而到节日,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加。“倍”字用得极妙,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。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,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。

重阳佳节,山东兄弟相聚登高,而自己却独自一人远在他乡。重阳佳节,孤独的诗人便想到了家乡的情景。诗人身是孤独,但心并一定真正孤独,因为他的心与山东兄弟在一起,他能听到山东兄弟“你在他乡还好吗?”的问候。

“众鸟高飞尽,孤云独去闲。相看两不厌,只有敬亭山。”

――李白《独坐敬亭山》

李白看似写眼前之景,其实,把孤独之感写尽了: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,直至无踪影了。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,却也不愿停留,慢慢地越飘越远,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。“尽”“闲”两个字,把读者引入一个“静”的境界,这种“静”,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。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,能给读者以联想,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,勾画出他“独坐”出神的形象。

孤云“独”去闲了,这里的“独”显出一种安静祥和,是一种悠然自得,是一种了无牵挂,是精神的绝对自由。这,不正是我们的诗仙追求的境界吗?悠然自得最惬意。

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,风雨不动安如山。呜呼!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,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。”

――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

上元二年(761)的春天,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,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。但天有不测风云,八月的时候,狂风大做,大雨倾盆,刮走了屋上茅草,淋湿了屋内干地。在艰难困苦中,诗人想到的不是自己,而是天下寒士。诗人通过写自己的数间茅屋,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感。诗圣就是诗圣,自己的屋子破的不成样子了,想到的却是“天下寒士”,“吾庐独破死亦足”,忧国忧民的情怀令人感动。仅仅从他只要寒士能安居乐业,自己“独”受苦也心甘情愿的精神来看,他也无愧于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,民间疾苦笔底波澜”的评价。

“月底栖鸦当叶看。推窗@@堕枝间。霜高风定独凭栏。觅句心肝终复在。掩书涕泪苦无端。可怜衣带为谁宽。”

――王国维《浣溪沙》

“霜高风定独凭栏。”“独凭栏”中国古典诗词常用的意象,“独”方能沉思,“凭栏”方能望远。“独凭栏”可以“思接千载”“视通万里”。“霜高风定独凭栏”的王国维会想到些什么呢?传统文化的衰落?大清王朝的衰败?“独”让他沉思伤感。

这些诗句里的“独”是一种寂寞。法国著名现代派诗人里尔克说:“寂寞在生长,它的生长是痛苦的,像是男孩子的发育,是悲哀的,像是青春的开始,你不要为此而迷惑,我们最需要的却只是:寂寞,广大的内心的寂寞。”这让我们想到了孤独的伟大功效,伟人皆寂寞,都是孤独中的自我艺术的“圆成”,所以李白有诗云:“古来圣贤皆寂寞,惟有饮者留其名。”

但“独”并不都是寂寞。它所能够表达的情怀远远多于寂寞。

“独坐池塘如虎踞,绿荫树下养精神。春来我不先开口,哪个虫儿敢作声?”

――《七古?咏蛙》

那是1909年秋,年方16岁的正在离家乡50里的湘乡县东山书院读书。在那儿上学的绝大多数都是地主豪绅的纨绔子弟,他们出手阔绰,行为霸道,根本就看不起来自穷乡僻壤的,常常几个人联合起来欺侮。因为被许多富家子弟疏远,显得有些孤独,在精神上也很受压抑,但是,那独特的个性注定了自己是不会甘于人下的,不管是论志向,还是论才情,又有多少人能够超得过他?于是,拟定主旨,确定韵脚,凝神小思,一气呵成,挥笔写了这首能够反映自己性格、心态、情操的小诗。

“独坐池塘如虎踞,绿荫树下养精神。”是说,青蛙独自坐在池塘边上好像老虎蹲着,在绿荫树下休养精神。写青蛙的形象和自身修养。青蛙经常生活在稻田、沟渠和池塘的水边,“独坐池塘”,既写出了青蛙的生活习性,又突出了青蛙的独特个性。

“独立寒秋,湘江北去,橘子洲头。”

――《沁园春?长沙》

寥廓的江天中,伟人往那儿一站,滚滚湘江和葱茏的橘子洲都成了背景,它们的存在仿佛是为了衬托伟人的情思。伟人高大的身影被历史拍了个特写,所以虽然是“独立”却不给人孤独之感,因为这里的“独”表现的是壮志,而且这个壮志不仅仅关系到个人的荣辱,更关系到国家的沉浮。

“独”是历代诗人的宠儿,我们太应该重视这个“独”字了!

热点范文

04-12

04-25

07-03

03-29

04-06

09-30

04-28

04-09

03-27

04-04

最新范文

毕业答辩(优秀8篇)01-21

登幽州台歌陈子昂【精选5篇】01-21

医院人文文化建设(优秀4篇)01-21

黑板报版面设计(6篇)01-21

研究性学习课题申报最新8篇01-21

毕业答辩(优秀8篇)01-21

医院人文文化建设(优秀4篇)01-21

黑板报版面设计(6篇)01-21

研究性学习课题申报最新8篇01-21

酒店管理行业研究(精选8篇)01-21

322 505736
网站地图